[硬盘寿命]什么是固态硬盘擦写次数?擦写次数是如何消耗的呢?

今天有小伙伴在后台问我什么是固态硬盘擦写次数,我需不需要担心它的寿命问题?

这个问题问的有水平,因为确实有很多用户不了解这方面,我给大家讲一下

图片[1]-[硬盘寿命]什么是固态硬盘擦写次数?擦写次数是如何消耗的呢?

品牌质量不同

如果您选择的是大品牌的固态硬盘,通常不用担心有什么质量问题(金士顿,闪迪等)

小品牌就不好说了,我就是图贪便宜弄了个小作坊的,结果刚开始用几个小时就坏了,售后还不稳定,只能吃哑巴亏

 

硬盘的寿命由什么因素决定?

使用寿命通常是由它的可擦写次数来决定的,次数越多寿命就越高

可擦写次数:PE(Program/Erase Cycles)又叫做全盘可擦写次数

再就是物理因素了,比如说人为损坏,冷热潮湿等等

 

举例说明更好理解

就比如说我们的手机电池,您每次充满电(写入数据)然后把电量用光(擦除数据)

这一个流程就用完了一次擦写周期,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损耗(除了日常损耗还有一些物理性质的损耗)

都会加速电池寿命的流失,一般的电池厂商是500次周期,用到量了电池就算是光荣退役了

在这个时候您不得不换一块新电池接着用,那么固态硬盘也是同理

图片[2]-[硬盘寿命]什么是固态硬盘擦写次数?擦写次数是如何消耗的呢?

什么样的操作会损耗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?

写入:比如创建文件,安装应用等一系列“增加”的操作,但是不会消耗擦写次数,因为只完成了一半

擦除:比如说删除文件,卸载应用程序等一系列“减少”的操作,当您创建文件并且删除的时候,就等于是消耗了一次擦写次数

 

固态颗粒的分类

MLC颗粒:可以擦写一万次,多层单元,适合质量要求较高且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

TLC颗粒:可以擦写一千次,三层单元,适合普通用户,质量和性能较为平衡

QLC颗粒:可以擦写两百次,适合当存储盘,但是成本低,耐久和性能较为一般

 

补充一些因素

PE在硬盘里的界面又叫做TBW

PE:Program/Erase Cycles翻译为可擦写次数

TBW:Terabytes Written,两者意思差不多,指硬盘能写的总数据量

我的硬盘可以擦写一千次,那么就有1000TBW,算是使用寿命比较高的,现在的硬盘通常只有600TBW

考虑到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资源调度的操作(比如互相分享文件,从这个盘移动到那个盘,互相存储等操作)

图片[3]-[硬盘寿命]什么是固态硬盘擦写次数?擦写次数是如何消耗的呢?

固态硬盘大多的使用年限

总而言之,如果不存在人为损坏和硬盘的质量问题,就连二手的固态硬盘都能用个1~3年左右,我的已经是第2年了

有的用户固态硬盘都能用十来年,我也有一个64GB的固态硬盘,算是“00后”到现在也还没坏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