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Bluetooth]蓝牙技术的原理,以及名称的来历分别是什么?

蓝牙这个技术在我们小时候就有了,当时不知道什么是蓝牙,还以为是一颗蓝色的牙齿,直到我16岁入了互联网行业才知道什么是蓝牙

早期的蓝牙是作为一个高科技特点在手机上来宣传的,但是现在则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之一,我们来深入介绍一下

图片[1]-[Bluetooth]蓝牙技术的原理,以及名称的来历分别是什么?

蓝牙:Bluetooth,名字和logo的起源

是一种近距离的无线传输技术,由爱立信公司在1994年创立,现在由蓝牙技术联盟进行管理和更新

其实蓝牙的名字是来源于中世纪的丹麦国王(哈拉尔蓝牙王)这位国王统一了当时的丹麦,虽然这个人和现代的蓝牙没什么关联性,但是国王的成就影响了蓝牙技术的发明人吉姆卡达奇

他希望蓝牙也能成为统一的通用传输标准,包括蓝牙的logo也来自于这位国王,H和B,是北欧的符文组合(指向哈拉尔蓝牙王)

 

蓝牙和WiFi的共同性

蓝牙用于在不同设备之间建立连接,工作方式跟现在的WiFi非常类似,都是利用无线电波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

蓝牙是设备对设备传输,WiFi则是路由器和设备传输,传输频率为千兆赫兹(GHz)

路由器在2.4GHz频段,蓝牙则是2.400 GHz 至 2.4835 GHz

 

为啥蓝牙传输距离短?

功率问题:蓝牙一般功率比较低,常见的设备功率一般只有1~2.5mW(毫瓦)

一般来说功率越低则代表传输距离越短,但是如果您的设备接收信号比较敏感,则可以相对延长传输距离

但是家里的墙壁,金属物品等物理障碍则会影响传输距离

初代蓝牙:传输距离为100米

蓝牙5.3(当前版本):传输距离为300米,但是传输速度和功耗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

 

因为蓝牙信号不好产生的一些现实案例

我在家里用蓝牙耳机听歌,从卧室走到了厨房(手机留在卧室,蓝牙耳机在耳朵上)

刚走进厨房,蓝牙信号就断开了

 

蓝牙频率和连接问题

蓝牙收发器在工作频率上只有79个频率,而且通道的切换速度为1600次每秒,所以不用担心子设备之间互相干扰

两台设备连接时,会进行一次配对,设备之间互换指令并决定是否交换数据,或者两者之间是你控制我还是我控制你

从而达成连接,并且形成一个网络“微微网”

一旦建立连接,就会开始切换频率通道,以确保不间断连接,并且避免干扰,只要在传输距离之内就不会断开

图片[2]-[Bluetooth]蓝牙技术的原理,以及名称的来历分别是什么?

蓝牙设备的用途和种类

音频类:比如蓝牙耳机和音响,蓝牙可以将音频信号从手机活电脑船速回到耳机或音响,并且保持一定的音质

数据互传:两台设备通过蓝牙互相连接后可以互相传输各种文件和数据,早期的蓝牙不经过允许就可以直接连接到个人设备,存在安全隐患,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担心

热点共享:比如苹果支持把iPhone作为热点,通过蓝牙方式帮助其他设备连接互联网,但是这个功能安卓也有,且比蓝牙好用

无线控制:也就是无线鼠标,键盘,游戏手柄等都可以通过蓝牙方式连接,你可以躺在床上玩电脑了

 

延伸阅读:[无线通信]蓝牙和WiFi有什么不同之处,技术上的区别有哪些?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