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在使用键盘打字的时候是否可以精准的记住每个字母的位置?我现在属于盲打,但是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肌肉记忆,敲键盘敲多了手指自己会记住键位
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,键盘上面字母排序的由来,为什么不是按照ABCD的自然顺序排列呢
早期键盘的应用场景
在电脑还没有诞生的时候键盘就已经出现了,主要运用在打字机上,当时主流的生产厂家是肖尔斯公司
那个时候的键盘就是按照ABCD的顺序排列的(如下图),但因为打字机是全机械结构,打字太快的情况下会导致机器出现卡顿
当时打字机的缺点与现代键盘的诞生
打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字锤隔着色带敲击在纸张上,从而留下深色的字母印和现在的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相似,无法进行删改,打错字了就要重新开始
这又浪费时间又浪费纸,所以说肖尔斯公司经常受到客户的不良反馈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肖尔斯去咨询了一些专人
得到的建议是把常用的英文字母和连在一起的字母分开,于是现在的QWERT键盘就诞生了
QWERT键盘的优势
通过把常用的字母分布在两个小指以及相对无力的左无名指上,一定程度的限制了打字速度,从而降低了错误率
但是我觉得对于手大的小伙伴还是不友好了,经常按错,哈哈哈哈
我们日常打字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到,其实八九根手指放在键盘上,主要还是靠着两只手的食指和中指,配合大拇指按空格来完成输入(结合自身经验,也许因人而异)
两种键盘的对比
在那个时代其实很多用户是不看好这种键盘的,在打字机世纪这本书上也写到,所谓新式键盘的科学排列,以减少手指移动距离的方法是一种谎言
不过我觉得这种理论也站不住脚,如果是ABCD排列的顺序,那么来回找按键也太奇怪了吧,现在这种方式反而更方便
现代键盘因什么而被大众接受?
19世纪80年代打字机市场开始繁荣,工程学和技术的发展也解决了卡键问题,新式键盘的优势便不复存在
然而就在当时的全美打字公开比赛上,法庭记录员马加林用QWERT键盘秀了一手盲打,完胜了场上的其他人,直接夺冠
也正是这一次偶然事件让大家认为新式键盘是更先进和方便的,被大众所青睐,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效仿这种盲打了